“有关部门”,或“有关单位”、“有关方面”、“相关部门”,是一种常见于各类官方文件、新闻报道和公开声明中的代称,用以指代与某特定事项相关的政府机构或部门。然而,近年来,这个词语在官方和媒体中被过度使用,成为了一种为具体权责部门掩盖身份、推卸责任的方式,也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。因此,“有关部门”的说法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网民诟病,“有关部门”也与“境外势力”一起,被戏称为“世界上最神秘的组织”。

img《哈利·波特》系列作品中最神秘的官方机构——神秘事务司

2010年1月,北京地铁运营部门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发起、北京市公安局传达的要求下,以“公共安全”为由,一夜之间关闭了地铁站内的所有报刊发售点,仅允许免费发放经北京市委宣传部批准的官报《北京娱乐信报》。这个突如其来的“禁报令”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反对,并于同年5月被撤销。然而,中国新闻网在对此事的报道中,没有一次提及负责这项决定的北京市委宣传部,而是全部用“有关部门”来代替。博主祝振强对此批评道:

从“禁报令”发出,至如今“禁报令”解除,公众和媒体始终不知道、不清楚、不明白这个“有关部门”,到底是有什么关的什么“有官”部门!时至笔者见到的这则报道,对其称呼还是“有关部门”!就是说,这个“有关部门”是不便于泄露名字的,是神秘的,是神圣的,是其职权、权力远远超乎民众利益、远远凌驾于社会群体纳税人的!这样的“有关部门”,错也是对,错了也不会认错,错了也不会有人追究错,错了也不会对公众道歉,错了要继续充当“人民公仆”、继续他们的下一个诸如“禁”什么的决策!

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。2010年,央视接“有关部门”通知,对“NBA”等外文缩略词进行屏蔽;2015年,搜索引擎谷粉搜搜被“一些部门”要求永久关闭;2019年,“有关部门”下令封杀歌手李志……这些被人为模糊的表述,都使具体的责任部门身份成为谜团。

img谷粉搜搜开发者声明。

2019年5月,在中国外交部一次例行记者会上,有记者就中美贸易谈判问题询问具体安排,追问“我们到底该问哪个有关部门”。时任发言人耿爽回应称:

有关部门当然就是有关的部门了。无关的就不能称为有关部门。所以我建议你还是要向他们询问。

这一雷人的解释在网络上引发热议,耿爽也因此被网民讽刺为“正宗太极传人”。《环球时报》、《观察者网》等媒体对这段问答进行了转发,没有进行任何评论,但不久后依然被删除

中国网民对“有关部门”的说法厌恶已久。2010年3月,《环球时报》发表评论文章《“有关部门”缘何神秘?》,提到在一场以“中国最神秘的部门,你认为是?”为主题的网络调查中,有92%的网民投票给了“有关部门”的选项(共有7万人参与投票)。

2011年,作家十年砍柴发表文章《“有关部门”和“其他支出”的关系》,认为“有关部门”的现象背后,是权力运行不透明的社会现状。他写道:

正因为本应该运行透明、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的权力部门总不明明白白以真面目示人,而穿上“有关部门”这个千篇一律的马甲,那么就可以用“其他支出”这个筐,装下那些数额巨大却不便交代真实用途的“其他支出”。

权力运行的透明是政治文明的基础,可如果当谁在服务这个社会、管理这个社会以及如何服务、如何管理,都变得雾里看花,很难想象,公民的权利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