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务院总理记者会,又称“总理答记者问”。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之后,中国当局会召开中外记者会,由作为中国政府首脑的国务院总理回答记者问题,往往是两会中关注的“焦点”。该记者会开始于1988年,从1993年以后开始制度化、常态化。总理记者会也被认为是中国“改革开放”政策的产物,成为外界一窥中国政治高层的窗口。然而,2024年,中国官方宣布如无特殊情况,不再举行总理记者会,这一制度正式寿终正寝。

img四任总理答记者问

曾参加过24场记者会的华尔街日报前记者韩村乐 (Charles Hutzler) 评价道,“虽然经过了精心安排,但记者会是一个窗口,让人一窥中国官方的工作机制,以及它是如何向中国人民和广大世界解释自己的。”

2024年官宣停会,相关内容遭到审查

2024年,中国当局宣布不再召开总理记者会后,“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不举行总理记者会”一度成为微博热门话题标签,之后遭到官方屏蔽。并且,“記者會/记者会;記者問/记者问;政府工作報告/政府工作报告;讲话 + 主题教育;总理 + 倒车;总理 + 倒退”等词也遭到官方软屏蔽,只有微博官方和蓝标用户可以发表相关内容。

此外,消息公布后,网易新闻一则往期专题《总理记者会的前生今世》遭到删除。

除此之外,微博平台上多个转发了该消息的官方账号均开启了评论精选,大量网民评论不可见:

img
img

img
img

该消息出台后,中国政府的透明度及总理权力弱化问题再次引发批评,此举也打破了官方延续30年的惯例。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分析称,从中共20大后,总理与总书记的关系有了改变。旅美中国问题专家邓聿文分析取消总理记者会的原因可能是, “问题说多了不是,说少了更不是;问题说轻了,外界不信,说重了,让外界对中国更没信心。”

而总理记者会这个观察中国政情的唯一窗口也被关闭,说明中国政治将完全步入黑箱化的模式。有网友表示“演都不演了”;“人大举手,政协拍手,总理不回答问题,民众也不许讨论。”;“人治社会发展的极致,就是全国上下只听一个人的。”

总理记者会的历史

1988年,中国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之后,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接受新闻发言人曾涛的邀请,举办了第一次记者会。不同以往只有官媒在场,这次记者会还邀请了港澳台和外国的记者见面,使得各国媒体有了和中国政治高层对话的机会。之后,1991年,中国当局再次召开了总理记者会。时常大约为2小时。1993年开始,每年两会闭幕后都会召开中外记者会,之后逐渐形成了这一惯例。1998年时任总理朱镕基之后,总理记者会的时常由2小时延长到了2个半小时。

img朱镕基

该记者会时间跨度达30年之久,经历了李鹏、朱镕基、温家宝、李克强和李强等五位总理。与会的媒体则从600家到800家不等。以2007年为例,在大会发给记者的750张请柬中,港澳台地区记者200张,内地记者200张,而国外记者占了350张。

2023年李强出任国务院总理后,仅当年举办了总理记者会,成为这一制度的最后绝响 。

总理记者会上的知名言论

在总理记者招待会上,最著名的莫过于2012年3月前总理温家宝的最后一次总理记者招待会。这次发布会是16年来历时最长的一次发布会,全程3个小时。在这场史上最长的发布会上,温家宝代表中国政府首次对“王立军事件”表态。

img温家宝

随着经济的发展,又产生了分配不公、诚信缺失、贪污腐败等问题。我深知解决这些问题,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,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,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。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,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,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,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,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,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。

在习近平上台后,温家宝对于政治改革的发言被认为是一语中的,中国再次走上了“文革”的老路。

2020年5月,前总理李克强语出惊人,发出了“6亿人每月收入1000元”的言论,被认为是“打脸”总书记习近平所吹嘘的“全面脱贫”计划取得胜利一说。

img李克强(左)握手新总理李强(右)

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,我们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,但是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,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,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,现在又碰到疫情。疫情过后,民生为要。怎么样保障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的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,我们应该把这项工作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。

19983月,朱镕基在担任总理后的第一场记者会上表示:

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,我都将一往无前,义无反顾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
同年,他出席中共中央反腐败会议时说:“我这里准备了100口棺材,99口留给贪官,一口留给我自己。”然而,美国之音等媒体也报道过朱的家人在其任内大肆敛财的新闻。